介绍十款昆仑手表高仿(高仿昆仑手表价格图片)渠道货源,
给各位分享昆仑手表高仿的知识,也会对高仿昆仑手表价格图片进行解释及货源【微信号:1064879863】,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宁唯纯的老北京文集(第二部)
我是北京人,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和叔叔姑姑都是北京人,我和他们一样热爱北京,热爱这里的一切。这里编辑我41篇关于北京的风土、人情和四九城的故事。
目录
1、忆当年峥嵘岁月稠
2、抗震棚那永久的记忆
3、老年间的大年
4、童年的回忆之零嘴
5、逛进早市
6、文革时期的手抄本及青少年读物
7、老北京放鞭炮的讲究
8、老北京婚俗的说道儿
9、老北京的冬储菜
10、老北京借东西的规矩
11、文革时的婚礼怎么办
12、文革时的家具摆设
13、老北京的规矩
14、老北京孩子的穷玩
15、说不尽的北京胡同故事
16、老北京早点闲叙
17、老北京冬天的餐桌儿
18、老北京盛夏里的清凉
19、老北京的“侃”
20、老北京的油盐店
21、后海落阳
22、“乐活”的北京话
23、老北京地名的“儿”音
24、爱“风”的北京人
25、老北京的酱油汆儿面
26、北京屋的那些事
27、祖母的馅儿盒子
28、隆福寺今昔
29、北京没了“外地人”
30、“天下无贼”亦有贼
31、北京的春天
32、老北京的冬天
33、老北京的秋天
34、老北京的夏天
35、老北京入夏的头碗麻酱面
36、老北京人的吃“春儿”
37、“于立春日吃春饼”
38、下里巴人的“酱油汤”
39、老北京的妈妈令
40、大栅栏的栅栏上哪儿了?
41、老北京的露天电影儿
正文
1、忆当年峥嵘岁月稠
现在的人真是享福,就说这城圈子里代步的工具,、私家车、出租车、公共汽车、小巴是应有尽有。要说我们上中学那起儿,就是三大件之一的自行车,再有就是公共汽车,毛儿八分的能坐好几站,您要是打个两快五的月票,可着城圈子里,您可劲儿坐,可劲儿的溜达,要是有张五块的通用月票,那叫一个得(音:DEI),简直就是畅通无阻,想上哪儿上哪儿,就是皇上来了,您都甭怕。嗨,这哪儿跟哪儿啊!
那起儿,出租车这得预定,您要是和我年龄差不多,或家里父母有40几岁以上的,您问问,出租车一水儿的虾酱色伏尔加。能坐上的,都是属于既了革命,又促了生产的主儿,临产的孕妇和生完孩子的妇女。
说其自行车,那也不是家家儿都有,那叫三大件。您问什么三大件,您问我啊,我懂啊,手表、缝纫机、外加自行车。赶上谁家取媳妇,男方家里这三样要是齐喽,自己神气不说,未婚妻都跟着张扬。您记住喽,那会儿,没结婚叫未婚妻、未婚夫。您要是瞎叫,革委会或居委会什么的出不了俩时辰准上门了,您要是个党员,交朋友、结婚得先跟组织汇报。不象现在什么都敢叫,还得(音:DEI)什么叫什么,恨不能结婚三年了组织还不知道哪。撤远了,当时您要是没这三样儿,您瞅着吧,女方家里且抻着哪,不是抻到您凑齐喽,就是抻到人家抻出个齐主儿。
这是开始那起儿,到后来内容变了。您甭问,我不抻着您。是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什么的,再后来,又改了三转一提(音:DI)搂,三十六条腿、四十八条腿什么的。其实也就是当年实兴的酒柜、衣柜、沙发。想想搁现在这还叫东西,但当年都是脸面,北京人不是最讲脸面吗。自己长脸不说,三亲六故、七姑八姨、四叔五舅,亲家母、亲家爹、亲家大婶、七舅妈都得长脸。要是没有,女方家里嘴里不说,心里也得撇吃辣嘴,够您看到后来的。
这还是屋里的摆设,人家一大闺女嫁给你们家,您不能让人睡马路吧,不能够。您愿意,革委会也不愿意啊。当然,您也不愿意,大新婚之夜的……。
置备房子是最考验人的,那起儿房不是用钱攒出来的,得换、靠分,子有地儿,自己得脱砖坯盖。等这一切备齐了,新郎也够戗了,还得强颜欢笑,把您哪新娘取进门。其实,哪儿是新娘啊,是新“娘”。
难吧!
要说起来,还是文革前好,那家结婚,办事儿的主,置备的无非是糖、烟、茶水,捧场的凑送物件儿也大多是主席石膏象,有点档次的是带夜明的,让他老人家在夜里都为您姑母俩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再有就是送锅、碗、盆,还有送毛选、纪念章、笔记本、钢笔、毛巾的,最奢侈的要数毛巾,啊,还有被,这些物件儿一水儿的带有"忠于"的字眼,最次也要有接班人的读书、听话、照办、做好战士之类的话,而且都是红字。就是凑份子出钱也就是五毛、两块的都不少。革命的同志们坐在一起象开座谈会,新人讲话、老家儿讲话、新人象他老人家鞠躬,畅谈革命理想、背个语录、唱个革命歌曲,表表决心。最后同志们走了,老家儿们留下来,在家里掂几个,再买点粉肠、小肚,整瓶白干儿,用塑料桶打点散啤。得活,齐了您恁。
甭说过去,就是现在也如是。
您问问,除了爆发户。要取媳妇的工薪阶层折子里有个卅、俩的,那个不是口儿存肚儿攒,牙缝里扣的的。甭说别的,就照个结婚像不要个几千才怪哪,而且照出来的、化出来的,保准和您本人不一样,底版还一准不给您,您妈给的您的脸,但这是照相馆的版权,想不明白这传宗接代和照相馆有那门子关系,哪儿说理啊,得了凑合忍吧,痛快痛快嘴吧。
昨儿晚半晌儿看报纸,看一消息说是十几年前上海结婚婚礼要五万,现在您猜猜。多少?就您就这数儿,偷着乐去吧。跟您说吧是20几万。您别想错喽,这可是置办婚礼的数儿。人家报上说了。匣子里广播没广播我可不知不道,这可是全国第一。
想想,还是原始社会好,谁和谁不用谈,也甭办,赶上碰一块儿,诶,齐了。
真是忆当年峥嵘岁月稠,看今朝……。
要是这第一哪会儿让北京给匀了来,劝您您要是有儿子,就麻利儿的多攒点,您要是个没结婚的儿子,您就多挣点儿,早日取个娘回来。呦,对不起您恁,是“新娘”。
您要是有闺女儿,就甭说了,能多要就多要点,养这么大了,一下归了两姓旁人,白养了不是吗,而且还是泼出去的水,让他们家得一大便宜。要!!,不能不要,也不能够不要!不是有这么句话吗,什么话,没想起来。就是想起来了,也不说,打死也不说。怕挨板砖!
对不住,正好想到这儿。
明儿见,对了,不见了,明儿个是周末。歇菜!
2、抗震棚那永久的记忆
1976年真是个多事之秋,一个普通的凌晨,唐山的一震,使北京百万人口从各式各样的梦中惊醒,随着人们片刻的懵懂,便是惊慌的喊叫,“地震啦”,之后便是天体般的冲出房间。
那时周总理含笑九泉;
那时朱老总魂归故里;
那时我祖母去世45天;
那时刚抚平心灵创伤;
那时我还在德外居住;
那时我们住是筒子楼;
那时的我还不到16岁。
那天,我在睡梦中被被床移醒,便和家人跑出了屋外。四口人和众多的人们聚集在楼外的空地上。惊醒、惊慌、惊恐、不知所措,但有一点似乎是人们的共识 – 决不能回到屋子里去。
我的父亲,那时还很年轻,因为我那时还小。只说了声我回去一趟,眨眼便没了踪影,他是冒着余震和生命的危险,冲回了房间,为我们取回了食物、衣物和钱,甚至先知先觉般的带出了雨衣和雨伞,因为这是责任。我们一家在一起只呆了两个小时,便有车把父亲接走。又过了一会,母亲把我和弟弟托给邻居,便去了单位,因为他们要指挥单位的抗震、要安排生产,还有许多的责任,因为 … …。
我和弟弟空落落的......,常常望着马路上的27路公共汽车。
在这之后的两天我们没有见到父母,那时座机在家里。
父母的再次回家,我们已在家对面的北京七中一个空的大棚安顿了下来。
邻居帮我们从家里搬出了煤气灶等一应生活用具。现在想想,我学会做饭就是在这里,完成了我的处女作。我记得那时,中午为我和弟弟做饭,有时还准备了晚饭和父母一起享用。但有一点无论饭菜做的怎样,父母是决口不提的。但可以看得出,他们是从心底里兴奋,因为他们的儿子会做饭了。
开始时,大家一样都是在外面硬撑着,时间长了便感觉不是办法。再后来,我们和各家一样,从家里找来塑料布,在操场寻来木棍或铁棍,在七中的操场,搭建了一个简易的三角型的棚子,这便是我们后来“豪华”抗震棚的前身。感觉这里是那般的温馨和安全,但作为一个少年来说,更多的是新奇。
在这简易的棚子里住了有不到二个月,我们三家比较好的邻居,大宝家、山西口音的刘阿姨家,我们一起商议,决定共同建造一个大的棚子,一起居住。那时,各单位为职工都发抗震物资,三家的凑起来。再找些木料、自己做砖坯,一周的准备,在一个周日就建造起了我们的大屋,足有三十平米。房间用三合板做了布帘,因为刘阿姨家是两个女孩子。
从家里搬来了家具,被褥,因为三家平时关系就很好,我祖母在世的时候,老人对两家多有照顾,两家有了纠纷,也只有祖母出面才劝的好,家长上班了,两家的孩子和我们一样由我祖母照顾。三家的孩子都是同班同学,那时的人际关系也远没有现在这般的复杂。三家其乐融融在一起住了有一年。
记得家里第一台昆仑牌的黑白9寸的电视机,就是在抗震棚里诞生的。那时,家里有台电视是很抢眼的,也不敢声张。到了晚上把帘拉的严严实实的,三家围坐在一起,享用着三家的吃食,享受着如此这般精彩生活。好神气!
一年后,待我们真的要搬回到自己家里时,真的有些依依不舍,那“豪华”抗震棚,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的家。
这便是我在抗震棚的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生活记忆。
3、老年间的大年
由打大明朝的皇上拖家带口的搬到紫禁城,这京城便成了天子脚下,京城的百姓也就自然多了几份的荣耀。北京人最讲面子,就是温饱还有几分的羞涩,但面子是绝对不能少的。
旧日的京城便有这么一路好面子的人,家里三口人盖一条破棉被,但总备着一套光鲜的行头,虽然三顿没进油盐儿了,但只要出了这家门,还必得用块猪肉或猪皮什么蹭蹭嘴,见着老街坊们还打着招呼。据老人门讲,这天津卫也有这么一路人。
“呦,吃了吗您恁”,“刚吃完,饺子”。而这路人啊,和您说了吧,不是碰瓷的就是骗子,但也毕竟是少数。京城的百姓本就是逆来顺受的顺民,要不皇上能把家安到京城吗。
京城百姓最爱面子,也最讲究个礼数,什么年节儿的,讲究是万万不能少的。就拿这过年来说,
首先这“腊八粥”、“腊八蒜”一熬一泡,这年就算开始了。等到了腊月二十三的糖瓜粘,就该置办年货了,晚了老街坊就笑话了,老北京有句话叫“笑贫不笑娼”。娼也是劳动,贫则不然,不是好吃懒作,就是不正经干营生。又撤远了。等到这年货齐了,这以后就一天一个营生了,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来炖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面首。那时候,我们最兴奋和来神儿的就是拿着筷子往馒头上按红点儿了。到了这节骨眼上,就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三十儿一到,这大年就算过上了。您放心,只要过了大年三十儿夜里12点要帐的都不来了,这是规矩。要不扬白劳大年三十儿出去躲债哪,您想是不是这个礼儿。
大年三十鞭炮放了,夜也熬了,饺子也包了。等到了初一您可就预备好了,孩子们随时准备磕头、有辈分的您就准备好了红包。还有一样是万不能少的,就是春联、贴门神,祖宗板上要摆供品。我查了下资料,这供品一般就是蜜供、套饼、福寿禄禧财的供花儿、水果面鲜、花糕等等,是应有尽有。
哪位问了,摆这些干嘛。干嘛,这祖宗板上供的老祖宗,眼巴巴的看你们一年的吃喝了,这大过年的摆点还不应当吗。再说了,摆完了不还是你们吃吗。这话您要在早起儿问,大耳贴子一准儿就上去了。趁早别问,和大人一起给祖宗板上的老祖宗磕头拜年,有什么要他老人家保佑的,趁着供品还在,在天之人高兴,您赶紧说,过这村可没这店儿。
说起这过年百姓的的吃食,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炸咯吱、炸排叉、豆儿酱、花生、瓜子、肉冻、炖肉,现在想想也没码儿,但当时那是个乐子,无论是吃还是做都是个乐事。但对于我们这帮孩子来说,磕头带钱是最乐的事了。
说起这豆儿酱,到现在我们家里还留这这传统哪。教教您?得嘞,教教就教教。
先熬肉皮,等熬皮的水稠了,您把肉皮切成一公分大小的丁,放回去。把事先切好的胡萝卜丁、豆腐干丁、熏干丁,还有发好的黄豆、青豆一古脑的倒进锅里一起熬,您可别忘了放大料、酱油和盐。简单吧,您记住了,要做的是味,还真不易。等做好了,您把它倒进盆里,加上盖放屋外阳台上,等到成冻儿了就得了,吃的时候,用铲子铲出一块放在盘子里,增光瓦(音:瓦,去声)亮的豆酱,再浇上腊八醋,就着碧绿的腊八蒜,看着都舒坦,要是老家儿不在边上,您就甭管别人,甩开腮帮子吃吧,保准这会儿让您当皇上您都不去。
初二天一亮,大都换上光鲜的衣裳,大包小裹的回娘家的回娘家,串门子的串门子,逛庙会的逛庙会。拜年说吉祥话儿,哪简直就得张口就来。
到了大年初五,吃饺子 “破五”。等到了正月十五一过,您就该干嘛干嘛吧。这年就算是过塌实了。
4、童年的回忆之零嘴
这人啊,得到哪儿说哪的话,要不怎么叫与时具进哪。您要是整天介自个儿跟自个儿过不去,看哪哪都别扭,看谁都对不起您,时候甭长喽,有个卅、俩月,身边的人就得说您是“气人有笑人无”。话又说回来了,您老怎么着不是也对不住自个吗。是不是这个理儿您恁。
其实谁都一样,不是有这么句话吗,叫什么来着,哦,对了,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不比一代强。看我,都让您给气糊涂了,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有比您强的,他不是也有不如您的吗。您甭说别人,就拿身边现而今的孩子来说,不是就比怎么那起儿强吗。
哪位说了,您今个是不是没得说了,说我们干什么。您别恼,我是借您的话题,说说我们哪起儿的说。
现而今哪,这孩子的吃食是应有尽有,花样繁多,什么肯德鸡、麦当劳、薯条、薯片、虾片、香蕉片,可口可乐,让您可着劲的吃、可着劲的买。坐在电视机头喽。您尽可以摆上一大桌子。我们那时候可不行,但也有一乐。就说着零嘴,虽然少的可怜,但也不是没有让人回味的啊。
那时候的学生,家里很少给零钱,有了三分、五分的也能买不是。您还记得吧,这水果糖是一分一块,牛奶糖二分一块,有的时候攒个三分钱,不是那就得上药铺。打住,上药铺可不是找,而是买那大个的山揸丸。这山揸丸买回来,还真舍不得吃,那得拿在手里,一点一点嘬着,有的时候忍不住了,也不能大口的咬,得一点一点的用牙KEI CHI。哪时候的孩子,就是这样,没有办法,谁家过的都不富裕。除了这些,还有象什么糖米花、我记得我最爱吃的是用红、绿、黄玻璃纸包的细长条的糖米花,这包糖米花的彩色的玻璃纸可是好东西,用它再找个硬纸壳能做个简易的“墨镜”。在有就是街边老人煮的鸡子儿,但只能在边上闻闻,那属于高消费,不敢买。
在说这冰棍,也远没有现在的花样多,什么可爱多、雀巢。那时候的冰棍归了包堆儿就五样,听我跟您说,三分一根的红果的、小豆的和粉色的杨梅的,五分一根的有巧克力的和奶油的,后来有了一种一毛一根的大雪糕和双棒儿,再有就是头年个我才在王府井瞅见恢复的冰砖。这卖买冰棍的以老太太为多,推着个白色小车,用她那沧桑的语气吆喝着:“红果冰棍...,三分一根”,而且您记着没有,这买冰棍的一般都以红果冰棍为幌子吆喝,这可能是顺嘴好吆喝吧。您要是买冰棍,老人就打开木盖子、撩开被子,露出里面的竹冰壶,掀开盖给您拿上一根。老人好忘事,您要是买多了,老人就得嘴里念叨着,一五、一十、十五,多少根了?要赶上个坏小子,就少说点,但老人的决不轻信的,总是让你在拿出来重新数,决不怕麻烦,也决不留后患。
吃冰棍也有讲究,男孩子喜欢大口咬,而女孩子喜欢嘬着吃,有的时候,嘬的满嘴流汤,还在气着已吃完干瞪眼的男生,想比您也有这经历吧。
这合饮料也是啊,那时候的饮料只有汽水儿、酸梅汤。这汽水儿北冰洋的一毛五一瓶,这冰川的一毛一瓶,还有酸梅汤好象是一毛无一瓶。后来有了一种叫“格瓦斯”的,也是四毛来钱的事,听着名挺哪个的,但是真好喝。
这冰棍、汽水儿说完了,我倒记起,有一重伊拉克蜜枣,您真聪明,就是萨达姆他们国出的那种,是真好吃,还便宜。不过哪也不是常吃的吃食,但到了70年代中这枣就没有了。
再有这平时要磕磕瓜子是不能随便想的,那得等过年,每户按本供应,每人花生半斤、瓜子三两,就这还得起五更爬半夜,到附近的副食店排队,年前早早的买回来,不能吃得囤着,等大年下的家里来了人在摆出来,其实家家都一样。
哪个时候,按本买东西的商品很多,就说这平时炒菜用的肉,包饺子用的限那就得写本,基本上每家儿炒菜包饺子也就买个三毛、五毛的提提味。但当时有一规矩,买两毛钱的不写本,那就得再次排队,但谁也不愿意去舍这个脸。
拿个时候,油也少啊,哪象现在什么色拉油啊,品种还挺多。这油每月每人半斤,所以家家都要炼大油,买肥肉,把膘拉下来,切成小丁放锅里炼,而炼出的油渣也是好东西,放点盐花既是零食,又是下酒菜,而且烙出的饼油渣饼喷香。
还有这早点,油饼凭粮票是五分钱一个,要多吃也行,没有粮票可以买议价的油饼,八分一个。要是您饭量大的话,买个大火烧一夹,再买上三分一碗的豆浆(糖浆八分),那您就吃去吧,这一顿早点一毛多钱,能顶到晌午了。
哎呀,写到这里儿真想回到过去,这哈喇子都快出来了。
哪位问了,怎么好东西全定量供应,这也写本那也按票儿啊。跟您说吧,一来那是计划经济,这计划经济就得有个计划性;二来这好东西都给了天涯若比邻和同志加兄弟的白眼狼了。您说能不凭本吗。
得,这博客的篇幅有限,再加上您也看累了,歇歇眼儿吧,也该到您上班的时候了。要是让老板看到您在看我的这博客,嘴里不说,这心里也一准的不高兴。得,回见!
5、逛进早市
逛早市的大抵都是普通人家,图个近便和节省,而进了早市,就像扎进了生活,搅拌着一天的酸甜苦辣。二斤五块的,十块钱三斤的叫喊声与“北京最好的柿子”的震天吆喝,此起彼伏。这里的货物算是极丰富的,针头线脑、日用杂品、蔬果瓜菜、肉类鸡鸭、海鲜米面,只要你逛,定会选到如意的。在这里逛的是个由性儿,任什么都能喊个价儿,但有时也会把摊主惹的极烦,荤素的开骂。冬天里,地上的塑料袋被风吹刮起,鱼被冻死成雕塑一般,硬硬的,翘着尾巴。到了夏天,卖草莓的都喜欢在草莓上放上几片绿叶,投着新鲜和悦目。
极喜爱楼下的早市,在这里不仅能遇到度着缓慢的,甚至瞒珊碎步的老人,或丰盈或孱弱的妇女,还有就是上了些岁数的爷们儿,这是热爱生活并生活着的普通人,在这里还可以心高气傲的用上一个“逛”字。
缝到周末的早市,不仅摩肩接踵,还车水马龙,开逛的人们推着、拉着手推车、甚至摩托从人缝儿中穿行。“借光、借光。”“看点儿车。”“瞧着点,前面有孩子。”不绝于耳。
高摊儿和台子上、地下垛的绿色、花色、黄色、紫色的蔬果也是极养目的,看着这些顶鲜美的果子、蔬菜,对于一天的日子来说,都是顶美好的。摊子主人,或夫妻、或父子,或一家几口经营和操着各种方言,卖劲儿的吆喝,招揽生意只顾。从他们身上散发的汗味和乌油的衣裳,便能知道他们是有的辛勤,或许这是我从不与他们喊价儿的原故。而摊主们也十分了解主顾的省钱心理,称完东西,都会随口来一句:“五块二,收五块。”或是“三块一,收三块。”其实,无论是卖主还是卖主,心里真真儿的明白,这只是个讨您欢心的说法儿罢了。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到市场里买些蔬果,最后再欣赏着一溜早点摊,随着心情由着性儿品尝这里安徽的牛肉板面、陕西的羊杂儿汤、宁夏的牛肉拉面,胡辣汤、灌饼和咱北京的馄饨或豆腐脑,烙得的芝麻烧饼散着芝麻的香气,金黄的贴饼子,还有就着的茴香、韭菜馅合子、油条和肉饼。倘若是夏天吃的汗流浃背,要是秋冬,一碗羊杂汤下去,从上到下烫出一条线,便能吃的周身发热。
最喜食的还是安徽板面。板面的面条宽且劲道,面的下面是绰好的青绿脆嫩的生菜,老板娘给你浇上事先煮好的汤,几粒半公分大小的牛肉和三四个红辣椒。假使你情愿多付钱,还可以加一枚卤蛋、肉丸子或豆皮。安徽牛肉板面没有北京炸酱面的黏糊,吃起来鲜辣、清爽有嚼劲儿。我每每会叫上一碗,老板还会问一声,是否还要添俩茴香馅合子。旁边的羊杂汤摊儿,也是受主顾们喜爱的。羊杂煮在锅里,冒着热气,要一碗撒着嫩绿香菜的羊杂汤,再浇一勺红红的辣椒油、粉色的酱豆腐汁和深绿色的韭菜花,无论味道和感觉都是极妙的。一股子香味儿飘来,一个河北口音炸油条的汉子口里喊着,麻利的翻转、抻拉着,往油锅里放着油条,呲啦呲啦的声响过后,便由白而黄,散发出北京人熟悉的香味。一旁的老婆,也叫嚷着往买主手里塞着装好的油条,将钱散乱的仍在一边的盒子里。
旁边烙贴饼子的老人断没有任何的言语,只管埋头往锅壁上糊,遇上买主则按个论钱,将一面焦黄的饼子交给主顾。而卖水果的妇女的嘴是绝不停的,喊着大哥、大叔近前,吆喝着价钱。偶然会有买完水果忘记提溜走的,会紧走几步给人家送过去。
冬天里的早市就如同街市上的景致一样有些乏味。但水果摊的苹果、柿子是不可少的。但到了夏季,早市也缤纷起来,逛着就更加的有趣和意气风发。
6、文革手抄本及青少年读物
现在除了军事基地您看不着,还真很少有您瞅不着的东西。甭说现在,就是文革看(音KAN,读一声)的紧不紧,那也照样。话说四十年前,自打文革开练,由于禁忌忒多,这不让看,那不让瞧。但您就是再禁,可也禁不了思想的碰撞和青春的躁动不是吗。潘多拉的盒子谁都想看,您要是老捂着,那就得想别的法儿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这“手抄本儿”就出现在哪个时候。
现在的年轻点的可能不懂,听我和您说,这手抄本儿就是不让在世面的卖、摆、传、发的书,用手抄的形式在民间,特别是孩子中流传,有点象搞地下工作,一传一,还是单线。话说回来,用现在的眼光,那时的手抄本儿说不定就是经典和主旋律。
哪个时候的手抄本儿,特著名的有《第二次握手》(又名《归来》)、《绿色尸体》、《一只绣花鞋》、《少女的心》、《梅花党》。最爱在孩子里口耳相传的要数《一只绣花鞋》,还有《绿色尸体》。不知道后来是哪(音:NEI,读三声)哪位思想家”那么掖挣,添油加醋儿地胡那么一传,把人家王光美给编进去了,真是害人不利己。再说这口耳相传,这故事一般都是夜里讲,胆儿大的给胆儿小的讲,男孩儿给女孩讲,是夜里讲也就算了,还专挑家里没人儿的夜里讲,讲的哪叫一个糁(音:SHEN,读四声)的慌,听的孩子,变颜变色;说的孩子,边说边回头儿;从炕沿上直讲到盘腿俩人坐到炕上,怕的是床底下一会钻出一位来。直到讲完了,还得来个十八里相送。您说这是图什么许的,不是齁着了吗。哪位问了,这话怎么讲,怎么讲,咸(闲)的。到现在看到新编的电视连续剧还总往那时候想。
其实,手抄本儿也不是什么公开的秘密,但要真给逮着,这过还真轻不了。这主要责任者、次要责任者轻的臭捋(音:LV,读一声)一顿,着这重的就得判个一下儿、两下儿的。我们上中学那起儿就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批斗会,那真是压上来、压下去的一通儿喊啊。
提起文革十年,有本书不能不提,那便是《战地新歌》,里面全是文革以来革命同志创作的词儿、革命同志谱成的曲、革命同志登台演唱、革命同志流传的革命歌曲。记得那本书的封面图画是延安宝塔山下红旗飘扬、这延安宝塔光芒万丈。
记得当时父亲书箱里的书全看过,也根本看不懂,那是《宣言》、《法兰西内战》、《反杜林论》什么的,甚至还翻出一本《甲申三百年祭》。其实是看不懂瞎瞅。
哪个时候儿的小人儿书也是一景儿,家家儿孩子都有个十几本,这些个书家长肯买,第一它便宜、第一它能让孩子受教育。而切买一本等于买好几本。您想啊,孩子互相换啊,这不就是买一本能看好几本了吗。那起儿我们家能有百八十本儿,但搬了几次家全归了废品站了。据说现在这小人书也升值了。
给您说几本小人书的名字得了,想想啊,对了,有《鸡毛信》、《东郭先生》、《焦裕禄》、《一支二十响的驳壳枪》、《我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放学以后》什么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童年》里高尔基的外祖母、外祖父分家,在分配茶叶时,小人书的画面是外祖父用精细和诡诈的眼神,数着手心里的茶叶粒儿,旁边是慈祥的外祖母。
还有八个样板戏的剧照小人书,看这剧照小人书,挺有意思,有时是边听话匣子里的录音剪辑边看,有的时候,边想着电影里的画面边看,带劲,有的时候还情不自禁的,边翻篇儿,边哼几句,反正都会唱,绝出不了错儿。
到了七十年代,市面儿上有了点中篇长篇的小说,连解禁带新出的书象什么《高玉宝》、《海岛女民兵》、《桐柏英雄》、《沸腾的群山》、《金光大道》、艳阳天》、《闪闪的红星》、《连心锁》、《征途》、《较量》、《新来的小石柱》。那个时候,很少有钱买书,但家家儿话匣子半导体都有,就听长篇小说连播。哪时候没有单田芳、田连元,连丽茹、袁阔成这些位,但曹灿、汪良、张建民是绝对的明星,除了广播员,匣子里能出声儿的就数他们了,不说是万人空巷,那也是千把人不上街了。记得有的时候,班里上政治课,就学高玉宝这本儿书。政治老师念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我们在下面也是唏嘘不已。哪个时候,恨的就是周扒皮、马小鞭、钱守维、梁阿太、胡汉三,还真没别人。
在这些书了,看过好几遍的书就算是《高玉宝》,为什么这本书看的那么多遍,这说起来还是动画片儿惹的祸,就是在这书里找找动画片儿那段儿在哪儿。
这么说吧,上面和您白活的这些(读三声)个书,都是看过无数遍的、听过无数便的。而且这些书,还大多数拍成了电影儿,记得我们中学高二班的学生就参加了《海霞》的拍摄,现在我还能找出当年的几个。得,今儿个大礼拜天的忒热,我也不往下写了,您多担待!够您礼拜一上班开电脑看个十来(音:LE)分的就成。不是不能辜负您对我这博客的一份儿心不是吗。再说了,这天儿也热、电脑也热,您要是热了就把电脑关了,也能少点儿热气儿,多喝点水,回到家,您把这裹了您一天的行头脱了,换上洒脱点家装,最好是人造棉的大裤衩子,光着膀子,摇着大蒲(音:PU,读二声)扇,让家里人预备下拔凉的绿豆汤,再放上点砂糖,那么一喝,再洗一条顶花儿带刺儿碧绿的黄瓜,喝一口绿豆汤,您再脆生生的嘎巴咬一口黄瓜。嘿,那叫一个舒坦。一会儿就是领导来让您回去接着上班,还没工钱,您都敢跟他说个“不”。
7、老北京放鞭炮的讲究
过年放鞭炮,是咱不可丢弃的习惯。早在宋朝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就脍炙人口;清朝的孔尚任也在《甲午元旦》中描写了过年放爆竹的事,曰:“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清人百一居士在《壶天录》中有过这样的描写:“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竞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乏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亟,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炷;除旧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尚类然也。”
老爷爷、老奶奶一到过节也喜笑颜开地说:“过年了,姑娘戴花,小子放炮”。可见,老北京人已经将过年放鞭炮当成顶重要的事儿来操办。但要说起放鞭炮还真有不少的讲究。
先说说这鞭炮的起源。爆竹、鞭炮、炮仗其实说的都是一码子事儿。古时候儿是为除邪崩祟,祭神的用品,后老成了过年、结婚、开张等喜庆的用品。据《通俗篇俳优》记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随着民间工艺的进化,在鞭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又出现了烟火。鞭炮听声,烟火看彩,有生有色。
老北京一进腊月,市区就开了临时的“花炮市”。花炮历来是年前的热门货、俏货。有的时候,城内的茶叶铺中也代销各种花炮。清末民初,北京城内所售花炮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鞭炮、麻雷子、二踢脚、旗火、炮打灯儿、太平花和花盆。您听我一样样儿和您说。
鞭炮,通常有以大草纸人工卷制和机器卷制的两种,外表裹上红纸。机制的小而紧,响声清脆,谓之机器鞭。还有用牛皮纸卷成(外边不包红纸)大号炮仗,爆声猛烈,每挂有五十头,100头,500头,1000头不等,这“头”也叫“响儿”比如500响儿、1000响儿。
麻雷子,一般长2寸,直径4、5分粗的大炮仗,用草纸裹成,每层草纸之间均加缠麻皮,并将顶端扎紧外面包上红纸。点燃之后,爆声如雷。
二踢脚,俗称:“二踢子”、“双响儿”。通常为草纸卷成,约4寸高,直径7、8分粗的大炮仗,顶端以秫秸皮扎紧,外边裹上红纸,燃放时,在地上一响蹦起来,到天空再响一声。另外一种是由牛皮纸卷成4寸高,直径5分的大炮仗,外面不包红纸。
旗火,也写作“起火”“起花”。常见的有大、小两种,大旗火状如大炮仗,本身长3、4寸,直径5分,绑在一根4、5尺长的苇杆上,点燃后,能猛蹿上天空,在天空中崩出光芒。小旗火本身状如小炮仗,绑在一根秫秸皮上,点燃后,蹿之丈余。
炮打灯儿,通常为圆筒形,高约3寸,直径5分,外皮裹上红绿纸及木刻版门票,点燃后的声音像炮。随着声响崩出一个光球儿,谓之炮打单灯。崩出两个光球儿,谓之炮打双灯。
太平花,大的高半尺,直径约碗口粗,燃点后,喷出火花,一般均为火树形。
花盒,属于高档烟火,状如扁平大圆盒,以彩纸糊成外壳,小的周园直径一尺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