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十款高仿香奈儿冬装(香奈儿 夏装)渠道货源
介绍十款高仿香奈儿冬装(香奈儿 夏装)渠道货源,
给各位分享高仿香奈儿冬装的知识,也会对香奈儿 夏装进行解释及货源【微信号:1064879863】,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沃尔玛去年额增5.4% 2017年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沃尔玛去年额增5.4% 2017年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日前,沃尔玛中国在珠海召开的2017年新年准备会上宣布,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总额增长5.4%,可比额增长2.3%,可比客单价增长5.2%。此前,沃尔玛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其营收达到4859亿美元,剔除汇率的影响,为4969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3.1%。
进入2017年,“中国出现外资撤离潮”的说法喧嚣尘上,而伴随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消费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后,消费者的“情调消费、品质生活、水准服务”的消费新潮流,让外资零售巨头都无法忽视,世界500强之首沃尔玛这份“亮眼”的业绩报告,也是“中国机遇”的有力证明。
“2016年是沃尔玛中国近5年来业绩表现最好的一年,2017年沃尔玛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不变。”沃尔玛亚洲及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岳明德表示,上海第二家山姆会员商店目前也在积极洽谈之中,预计将选址在浦西。
和沃尔玛中国一样,外资零售业巨头看好、进入、扎根中国市场的决心依然十分坚定。
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上海更被外资零售商看好。据世界领先的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威理仕公布的“全球城市国际零售品牌进驻率”排名显示,2016年,上海全球零售商聚集度达54.4%,在全球城市排名中紧随伦敦和迪拜位列第三,超过了纽约、新加坡、莫斯科、香港、巴黎和东京,62%的美洲品牌以及52%的中东、非洲和欧洲品牌已进驻上海零售市场。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海已经将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写入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该市将聚焦“情调消费、品质生活、水准服务”等关键词展开新一轮的消费升级。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上海作为国内零售业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不少外资零售业巨头纷纷入驻,如今,其都已经步入20来岁的“青年期”。去冬今春,其都发布了以上海为“桥头堡”,进一步扩大在华拓展步伐,同时进行业态升级,对接中国“消费升级”大趋势的“成年宣言”。
去年年底,百胜中国和全球最大的墨西哥风味连锁餐厅运营商塔可贝尔公司宣布,在上海推出中国市场上第一家塔可贝尔餐厅;家乐福中国、麦德龙中国此前也先后宣布,将以上海市场为“试验田”和“始发站”,大力推进聚焦都市白领需求的便利业态的发展。就在最近,家乐福中国在上海注册了家乐福(中国)超市投资有限公司,专注于便利品牌“Easy家乐福”的发展。
外资零售业“新锐”们则瞄准消费升级趋势,加快首入店、旗舰店、体验店的拓展步伐。日前,在全球时尚界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维多利亚的秘密”旗舰店已在沪开业;星巴克咖啡公司海外市场首家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及臻选品鉴馆(简称咖啡烘焙工坊)今年底也将在沪开门迎客。就在最近,又有消息称,全球零售业十强的德国阿尔迪(Aldi)、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好市多(Costco)继在华跨境电商业务取得快速发展之后,又在与有关部门接洽,积极酝酿在华开设实体店计划,首店有望放在上海。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专业退税代理公司瑞典环球蓝联(Globe Blue)也即将来沪开出在华分支机构,共同做大离境退税这块市场蛋糕。
(二)继乐天之后 韩国超市emart也将要关闭中国的门店了
3月10日消息,继Lotte(乐天)集团旗下超市乐天玛特陆续撤出中国市场之后,韩国另一大连锁超市——新世界集团旗下emart(易买得)也将关闭两家中国门店。
挡不住的颓势:今年再关两家门店
根据韩国媒体Pulse by Maeil Business News Korea的消息,emart官方日前公开表示,将关闭位于上海老西门城区的门店。同时,今年之内,位于上海的另一家门店也将关闭。
该报道指出,emart见证了乐天集团因“萨德”事件而在中国遭到民众强烈,不得不思考自身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风险,于是决定撤退。此次关闭上海的两家店后,emart在中国将只剩下5家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次emart的关店被韩国媒体归因于目前中韩两国紧张关系所带来的影响,但emart在中国线下零售市场从几年前就开始“节节败退”,是个不争的事实。
记者从公开资料了解到,其实,这并不是emart首次在中国关店。早在1997年,新世界集团便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中国的“易买得”超市,之后分别以江浙、天津、北京为中心,开设了更多店面。最多的时候,2010年中国总共有27家店。但这之后就开始缩减:2012年减少至16家,2014年减少至10家,2016年11月其在中国最老的一家门店关闭后只剩7家。而到今年,其中国门店数量将进一步缩减至5家。
无疑,在中国市场,大卖场业态几年前就已步入“下坡路”。去年曾有资深业内人士指出,和过去一两年类似,未来两三年,关店、转型等调整仍旧是这个行业主旋律。不过,从整个零售行业来看,市场是在增加的,具体到各个业态以及各个企业的情况则不尽相同。“那些精细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以及转型升级速度快的企业将会更快走出困,反之则只有死路一条。”
显然,emart在中国线下市场的败退除了跟零售行业的大环境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自身经营策略的失败。
根据韩国媒体的报道,emart中国公司在2014年的营收为3618亿韩元(约合3.1亿美元),亏损440亿韩元(约合3800万美元);2015年,营收为2212亿韩元(约合1.9亿美元),亏损351亿韩元(约合3032万美元);2016年,营收降低至1480亿韩元(约合1.3亿美元),但亏损减少至155亿韩元(约合1339万美元)。按照目前的情况,emart在中国继续关店很可能会对2017年的营收产生影响。
试图转向电商,但能不能成还不一定
不过,这些年emart在中国也并非没有做转型调整。2015年,在线下业务“大势已去”的情况下,emart选择了进军中国电商市场的新路径。2015年7月,emart牵手网易考拉海购,10月入驻了天猫国际开设了emart官方海外旗舰店,“蹭”上了跨境电商的热度。
紧接着,在2015年双11,emart迎来了大展拳脚的时刻。在预售阶段,其以815.774万元的总额排进天猫国际店铺预售TOP20榜单,位列第13位。新世界集团副总裁崔宇正还对外表示,将借这次双11之势推出多个emart旗下自有品牌。
崔宇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我们在中国线下市场过得艰难,但在中国线上市场的发展可能性却越来越大。”他指出,进入中国电商市场是emart调整全球资产组合的最新行动,并表示“韩国线下消费者+全球在线消费者”成为未来emart新的全球化布战略方向。
为了提升在中国的知名度,emart搞出不少花样,推广上也更加重视以本土化。不仅跟随大流玩微博、微信,还联合KOL进行社交化营销。比如,emart母公司新世界集团会定期举办“Global Fam Tour(全球考察)”活动,邀请中国的知名博主参观新世界集团旗下的各流通渠道,博主亲身体验商品后,便以此为材料推广内容。
这些策略的转变似乎的确为其提升了“再入华”的成功率。在天猫国际,emart官方海外旗舰店作为“韩国馆”的代表性商家得了大量的曝光机会,打开其店铺的商品页面也不难发现产品的火爆——最受欢迎的五款产品总依次为12万+、7万+、6万+、5万+、3万+,其他产品的销量也是同行中较高的。而在网易考拉,很多emart的食品及日化用品也位于热门产品之列。
此外,在此前Lotte关闭天猫国际店铺时,曾有业内人士指出,emart可能是间接受益者。因为,“Lotte所售的韩国品牌,很多都有单独开天猫店,或者在其他零售商店铺里有,如emart、爱茉莉、唯美铺、tmon等。Lotte的退出对emart而言意味着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不过,纵观这两年风风火火进入中国电商市场的海外零售商,真正能笑到最后的还是极少数。一位资深从业者曾向记者直言:“很少有海外商家能深刻理解阿里的复杂生态体系,也不懂中国电商市场的运营逻辑。大量企业涌来,平台的资源不够分,最后必然大放小。很多海外商家来到天猫,最后的命运恐怕都是陪跑。”
除了已经离开的Lotte,emart还面对着众多强敌,他们都是这几年进驻天猫等平台的商超类海外零售商,比如澳洲的Chemist Warehouse、美国的Costco、日本的松本清、英国的Sainury’s等。显然,emart在中国从线下转向线上的行为能不能成还不一定。
在中国之外寻求新的海外扩张
虽然在中国线下市场一再关店、收缩,但事实上,近年来,emart在整个海外市场的拓展上是非常积极的。其官方曾对外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到明年海外市场营收能够超过1000亿韩元(约合8650万美元),几乎是今年预测值(530亿韩元)的两倍。而考虑到海外业务的扩张,公司今年整体营收目标是比去年增长65%。
据了解,去年,emart的消费品出口额达到320亿韩元,相比2015年的81亿韩元有极大的增长。目前emart的出口业务已经涉足10个国外市场,今年的目标则是把这一数字扩大到20。
根据其官方消息,今年1月emart已开始出口至菲律宾,本月还将开拓日本市场,紧接着4月进军英国,此后再陆续进入泰国和台湾市场。
此外,emart部门负责人Shim Jin-bo日前还对韩国媒体表示,今年下半年emart将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和荷兰,逐渐把业务覆盖全球各地。
如此看来,除了中国市场之外,emart的野心真可谓遍及四方,寻求进入更多国家可能也是emart应对中国市场风险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超市购物开发票收回购物小票合理吗?
近日,有北京市民反映称,在北京的某超市购物时遇到了开发票后超市强行收回购物小票的情况。据悉,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北京,在全国多家该超市也曾出现。让消费者担忧的是,这可能导致无法正常退换商品。对此,消费者协会表示,超市给顾客开发票后强行收回小票不合理。
顾客开发票后购物小票被收回
市民王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2月19日下午,她在顺义区天北路该超市购物消费约200元后,在服务台要求开具发票,之后工作人员收回了购物小票,并称门店规定,开发票需收回购物小票,如果需要退换商品,可以“拿着发票过来”。由于发票上并未写有购物明细,王女士担心,小票被收回后,将会导致无法正常退换商品。
遇到类似情况的不止王女士一人,在北京、重庆、厦门等多地均有网友称该超市购物后“开完发票小票被收走”的情况。
超市小票被收走难退还
该超市中关村广场店工作人员称,给顾客开发票后收回小票是一直以来的规定,如果商品出现问题可以拿发票回超市找小票。“一直都是这样(回收小票)的,所有店面都是,”该工作人员还说,“顾客须知上可以看到这个规定。”
根据市民反映的情况,记者在该超市慈云寺店购买一件衣服和一包食品,随后开具了发票,工作人员在开具发票后将购物小票收回,后在服务台的垃圾桶内看到有购物小票疑似被丢弃。购买次日,带着发票再次来到该超市,要求为衣服办理退货。工作人员在办理完退货后,将发票收走且未返还小票或凭据。工作人员说,小票需要回收,无法退还。这意味着,如果想再退换同一批次购买的其他商品时将不再持有任何购物凭证。
同时,据调查发现,北京仅该超市存在开具发表强制收回小票的规定,其他大型超市均会在给顾客开具发票时,在小票上标明“发票已开”字样后,将发票与小票一同交给顾客。
消协小票应由消费者保管
针对此情况东城区消费者协会表示,超市在给顾客开发票后收回小票是不合理的,不管消费是否索要发票,小票都应该由消费者保留。此外,按照相关条例规定,虽然发票也可以退换商品,但超市也不应收回小票。
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律师余超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也就是说消费者只要购买了商品并支付了款项,超市就应当开具发票。对于该超市要求消费者提供小票换发票的附加条件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余超还说,超市方应在顾客办理退货收回发票后,及时为消费者重新开具发票。如果发现超市方有开票行为,消费者可向税务投诉,由税务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中指出,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
欢迎“者”马云
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欢迎“者”马云
欢迎“者”马云,在乡村教师代言人、阿里巴巴董事长、TNC全球董事之余加入行列。
他上周微博致两会代表委员们“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应和阿里平台治理部焦虑和全国人大代表黄建平质问。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等企业家力挺,也有骂阿里导致横行。
是流通内核追问:商品、平台、渠道、、社会、消费者孰重?
“电商不是法外之地”,董事长王填曾就电商税收、严厉提。
1995年开始的“职业人”王海,让实体商场与品牌既爱又恨,他的公司去年一千多宗,其中三分之一是企业订单。他带动了一个新行业,部分促进了商家品质意识,推动更规范消费者权益立法,可惜因为门槛低,所以从业者良莠不齐——者本身就有假的。
马云呼吁效应更高级,是王海亲测效应万倍,但都开启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窗口。
治理各方权责有三:立法是终极战场,阿里平台应该负点责,部分消费者有责任。
一、立法是终极战场
企业要有规矩,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的流通环节,实体零售商绝不卖假,严打场内,是可以和应该做到的,市场管理差一些,等电商平台更多更散更难。
品牌商造假是源头,是作恶,要线上线下平台商严肃治理,更需要部门法网恢恢,罚得造假者倾家荡产。
国家工商总长张茅近日表态,无假是愿望,先希望少假,去年曾建立一系列网络监管办法。倡议入刑是引起高度重视,有关部门需要更好的调研、明确时间表和试用条例——包括对阿里这样的平台可能疏忽、包庇的连带评估和。
品牌商渠道控制是决心问题,更是能力问题,平台商和部门态势亦然。
能从严治假,立法是终极战场。得治,普通消费品之外,食药安全等社会问题也能同时解决,同时改善线上线下公平竞争问题。
问题由来已久,商业与社会深受其害,也是多年电商快速发展新历史阶段,这次是个契机,或能毕其功于一役。
二、阿里应该负点责
阿里的发展对中国的实业经济是破坏式创新,淘宝是个堪称伟大的商业产品与平台,它做了很多事情,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目前尚在相对可控和发展中解决问题。
它平台上的可能比其他平台的都多,绝对值毕竟有限,更多在其他地方。淘宝的商业生态,现在倒有些像“饥饿的盛世”。
电商以前是个新鲜事物,平台治理决心和经验不足,也是观望,现在到时候。
本着谁得利谁承担原则,阿里肯定要承担作为平台的责任,而不必推得一干二净。无论有多少治理举措——就像现在做的,都不为过,只为弥补疏忽,平台生存发展和未来生态。
曾记得2011年,淘宝发布新规导致“十月围城”,时任淘宝商城总经理的逍遥子去年总结回忆说,那次决心筛选掉一批资质不够的商家,十分艰难。制定“卖”的规则中的使命、得利与恐惧。
也不会忘记,2014年双11,员工集体身穿盗版“翅膀卫衣”的消息被媒体热议,后经查为菜鸟部分员工,向设计师致歉并购买若干正版卫衣。成为“买”的行为中的大意或不严肃。
三、部分消费者有责任
不少消费者的“需求”助长横行。
因为不切实际的虚荣和贪便宜,所以有人想用300元买LV包,500元拍香奈儿手袋;因为大量农村市场的品牌无知,所以山寨啤酒、可乐、方便面遍地;因为很多暴发户一定要喝拉菲,所以中国消费者喝出了全球全部产量的十倍……
这个社会还缺少成熟、文明消费习惯。
有需求就有,有商机就有解决方,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是商业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折射的是人性问题。
由于中国城市生活压力和投资理财路径单一,楼市和股市成普通老百姓首选,淘宝开店和网购自然成了重要释放出口。
电商平台的海量商品与店铺,历来整体管理相对欠缺,买货的人可能变成卖货的,卖货的人同时卖货,造货的人也买货或卖货,增多,渐渐演变成劣币驱逐良币——这很危险。
他们是共谋。
我们实在应该热烈欢迎者“马云”,因为他说的是恳切的话,和你一样,利国利商利货利人利己。
(二)京东1月进口牛肉销量500吨
3月13日,京东披露数据显示,2017年1月,京东生鲜的进口牛肉就超过500吨,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的上百种产品受到消费者热捧。
随着国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中国消费者呈现出健康化、高端化的食品消费升级趋势。根据京东生鲜所披露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全年,进口牛肉的搜索、销量均呈现大幅增长。在“双11”大促期间,更同比增长超过5倍,占据整体牛肉产品销量超过85%。
去年9月,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生鲜消费趋势报告”显示,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3470亿元。在网络购物大潮下,线上生鲜单价比线下贵30%,高端生鲜商品迎热潮。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电商法将出台:能否根治阿里难题?
困扰阿里的问题并未解决。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马可波罗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平公开指责,再次将阿里的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他说,自己只授权了两家网店,但淘宝上竟然冒出了500多家店铺,且严重扰乱了马可波罗的价格和服务体系,更是对实体经济的釜底抽薪。
对此,阿里多方回应,3月5日,淘宝回应称,“是我们的责任,但是管理好自己的渠道是您自己的责任。”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称,2014年以来,“马可波罗”品牌从未在阿里巴巴平台进行过一次投诉。但在过去半年,阿里主动为马可波罗删除了疑似知识产权侵权链接2353条。
马云也在微博上呼吁,治理应该像治理酒驾一样。由于时值全国两会期间,不少委员和代表也认为应该提高的刑罚力度。
国家工商管理总长张茅就对此事作出回应,他赞成马云的说法,当前对于的力度确实过低,但他也强调第三方交易平台需要负起首要责任。“目前大量网店没有经过工商登记,电子商务法目前正在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在网购中第三方交易平台负首要责任,要明确内部监管,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
刘强东此前曾表示,打击网络非常简单,也很容易,只需要一个程序员花上一天的时间——“你能想象得到花80块钱就能买到一个古驰品牌的手提包吗?”然而事实却证明,阿里近年来的高投入仍难以杜绝现象。在过去一年里,阿里与部分海外品牌商以及行业协会在问题上的矛盾凸显,这导致阿里的声誉严重受损。
对于阿里而言,问题是电商业务的命门,也将直接影响其国际化前景。目前阿里旗下的多条业务线正谋求在海外区域取更大的营收,包括电商、互联网金融以及云计算等都试图拥抱全球市场,而问题无疑会为这些业务的出海蒙上一层阴影。
“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
“只要举报取证,我们就把这些全部在网上拿下来,但是我们依然看到大批工厂依旧在生产。谁应该把他们的牌照拿掉?谁发的营业执照?谁应该去把这些工厂关掉?我们并没有执法权,所以是社会综合治理。”3月7日,马云在微博上发表长文致信两会代表,建议参考酒驾醉驾治理问题。
尽管马云并不是两会代表,但他在的呼吁得到多位代表支持。全国政协委员徐洪刚、全国政协委员赵梅和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学原副长周文彰都认同马云的建议,要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加大对行为的和打击力度。
而另一个知名的全国人大代表、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也附议马云的说法,他表示市面上卖的小米中,有30%-40%都是。
从法律的层面而言,马云的说法不无道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比较,国内对的刑罚力度并不高。以美国为例,联邦法律规定,初犯者将面临10年以上的监禁,重犯者将面临20年以上监禁和500万美元的罚款,因造成死亡后果的个人将会被终生监禁;而对于公司就更加严厉,高达1500万美元。
而根据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阿里以加人工复检方式,共排查出4495个额远超5万元起刑点的制线索,其中执法受理了1184条,但能够依据现行法律规定进行打击的只有469个。截至目前通过息,能够确认已经有判决结果的仅有33例。
因此马云认为,只有像治理醉驾一样治理问题,现象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变。“设想假如一件七天,一件入刑,那么我想今天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食品药品安全现状,我们国家未来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去年部公布的数据称,“醉驾入刑”自2011年5月正式实施以来,在过去5年里国内酒后驾驶问题得到显著改观。五年来,全国因酒驾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与法律实施前五年分别下降18%和18.3%。
北京大学法学杨明教授建议,执法部门应建立面向多个执法部门和单位的“制货份子”电子名单,以避免由于法规、法条和执法部门间的割裂,导致制货份子逃避制裁。“列入名单的制者,可取消其行业经营资格并限制其银行贷款、出境自由。如果发现累犯,可以按照刑法对其进行。”
效果未海外认可
一直是电商行业发展的最大“毒瘤”。国家工商管理总长张茅透露,2016年网购已经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网购投诉。他表示,2016年网购投诉中1/5的问题是“”,误导宣传占15%,而侵权主体中,互联网平台和商家比例最高。
作为国内电商行业的领头羊,阿里的问题最容易被放大,尤其是自2014年赴美上市后,华尔街的投资者以及美国监管部门就问题对其穷追不舍。
去年12月2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再次将阿里列入“恶名市场”名单,导致其市值单日蒸发约60亿美元。
这是阿里时隔4年后再次被列入“恶名市场”名单。此前美国协会(简称AAFA)以阿里在其电商平台上不力为由,曾再次督促USTR将淘宝网重新列入“恶名市场”名单,USTR的此次举动可以视作为一次积极回应。
“恶名市场”名单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目的是为了协助有关机构加大力度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从2011年2月首份恶名市场名单发布至今,百度、搜狗、等都曾被列入。
针对这一事件,阿里的具体回应是设立一个品牌和行业协会顾问委员会,以改善旗下在线购物平台的知识产权问题。阿里方面向时代周报记者提供的数据称,阿里组建了一支2000人的专业队伍,而且每年投入的金额超过10亿元。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阿里巴巴共撤下3.8亿个商品页面、关闭18万间违规店铺和675家运营机构。
但这仍不足以说服海外的品牌商和监管协会。去年4月,阿里曾宣布加入全球最大的反组织“国际反假联盟”(The International AntiCounterfeiting Coalition,简称IACC),成为首个新设立的“普通会员”之一。但在短短一个月后,IACC却在宣布“迫于一系列知名品牌的不满和压力,将暂停阿里巴巴的会员资格”,至今阿里的会员资格仍未恢复。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随着阿里巴巴在全球电商市场份额的扩大,越来越多包括美国在内的海外消费者通过“速卖通”平台购买中国商品,对美国本土经销商带来一定压力,这些传统经销商纷纷诉诸各行业协会;同时,国外消费者对商品品质要求高,美国当地消费者对平台卖家和商品也有不少意见。
电商法出台终结争议
“据阿里统计,每卖出一件,就会让阿里失去5个以上的用户。”马云早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恰恰是这个问题让每一个电商平台都束手无策。
事实上,马云在去年双11前接受采访时就特别谈到,阳光灿烂的时候要修理屋顶。“今年阿里形势最好,但这个时候如果不对自己进行变革,不去考虑别人的未来去变革,阿里走不到未来的。”
虽然电商业务是阿里目前营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未来云计算、文化娱乐以及互联网金融都将对营收产生巨大的贡献,而这些业务的经营范围早已不限于中国市场,马云更希望未来能将业务版图扩张至全球范围。
但这一愿景实现的前提是阿里彻底解决问题。一方面是国际市场就问题对阿里各种围追堵截,严重影响其声誉;另一方面是目前阿里的各条业务线很大程度也是与电商业务协同而成长,问题迟迟未得到解决会摧毁阿里当下的繁荣盛世。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电子商务法已纳入今年立法日程,其中有关交易平台的责任将被首次明确。从去年提交人大审议的草来看,电子商务法的内容将包括第三方平台、电子合同、电子支付、快递物流、数据信息、争议解决、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章节。
值得注意的是,该草不但明确电商需办工商登记并纳税,而且还规定了第三方平台在上的必要责任。一旦电子商务法的正式出台,这将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明确多方责任的情况下终结电商平台的争议。
海澜之家为啥是百亿营收俱乐部的“常青树”
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
致力打造类似于优衣库和GAP的全民阶层可以穿的国民男装品牌——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澜之家”),在本周末结束之际,为服装行业来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今天(3月10日)晚间,海澜之家正式发布2016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9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74%。
海澜之家表示,公司拟以2016年12月31日总股本44.92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90元(含税),共计派22.01亿元,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本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天风证券分析师吴骁宇表示,海澜之家业绩快速增长的动力是其独特且难以复制的运营能力和上下游管理模式。在整个产业链中,公司主要负责上游供应端的?设计研发+品牌管理方面的引导、把控及筛选以及下游端的?统一运营管理+营销渠道建设,而把设计、生产、运输等非核心环节外包以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成本。
在吴骁宇看来,海澜之家将经营核心放在品牌塑造和上下游整合管理上,通过剔除大部分非核心业务有助于公司降低中间成本以提供消费者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具体来看,一是通过上游采用合作型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以及转嫁存货风险(免去公司及加盟店的库存风险溢价)的同时与供应商利益捆绑有效供应商设计生产能力,提振双方整体收益水平;二是下游采用类直营的零售模式,实现千店一面化管理,有助于维护品牌形象以及去除多层渠道产生的不必要的成本。
海澜之家采用了合作型供应链管理模式将生产供应商、海澜之家和终端加盟商结为利益共担体。在生产端公司联合主要生产供应商与原辅料供应商谈判以得高质量低价格的男装产品。这种合作式供应链主要特点是公司与供应商间的合作开发及赊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供应商参与服装的设计与生产,但同时需要承担全部库存风险,因此作为回报加盟商可以得更高的毛利率。
吴骁宇还谈到,海澜之家通过分析终端门店零售数据取最新的消费趋势并且制定新一轮的产品款式,供应商则根据公司提供的提自行设计开发并交由公司筛选打分,打分合格的样稿再进行加工生产并最终送往终端门店。这种轮动式的合作方式使公司每年可推出30批次的新款休闲男装,因此在消费趋势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快速作出反应。
记者在查阅财报时也了到,截止报告期末,海澜之家拥有门店5243家,其中“海澜之家”门店4237家,“爱居兔”门店630家,“海一家”门店376家,门店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80%以上的县、市。
2016年度,海澜之家加快推进品牌升级工作,从品牌需求出发,追求热点资源与性价比的最佳组合,提升品牌的美誉度、时尚化和年轻化。新增人气明星林更新为海澜之家品牌代言人,力邀素颜女神王丽坤为爱居兔品牌代言人,演绎产品时尚气质,赢得更高的关注度;借助《最强大脑》、《了不起的挑战》、《蒙面唱将猜猜猜》、《火星情报2》等热门综艺节目的关注与热点,强化节目与品牌的联结,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实现节目关注向品牌认知的转化;与国际IP资源展开深度合作,携手东方梦工厂、国内国外顶级艺术与设计资源,玩转中国风,联手新锐设计师周翔宇,打造合作系列,为产品与品牌注入更多的主题性与文化内涵,彰显国民品牌格调。
(二)廉价优衣库 迅销的双刃剑
优衣库近期市场表现不佳,迅销集团计划大力发展姊妹品牌GU,期待以低廉的价格赢得更多消费者。近日,GU宣布了品牌最新的海外市场扩张动作,将于3月31日和4月1日在香港连开两家店,正式进入香港市场。该品牌产品主打低价,平均定价是优衣库的60%-70%,曾有过“低价版优衣库”的称号。此前,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曾对外宣称计划在未来十年,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市场开出1000家GU门店。大力推广GU品牌的背景是迅销集团主力品牌优衣库近期因为“异常温暖的冬季”而连续下滑的业绩。迅销集团财报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6财年,集团净利润同比暴跌56.3%。
然而,发力低端品牌并不一定能挽救迅销集团下滑的业绩表现。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迅销集团布低价品牌很大程度上是为挽回消费者,但优衣库本身价格并不算高,因此二者价差可能并不足以支撑消费者细分,反而可能互相抢占市场,对集团造成不利影响。
快速推进海外计划
有“低价版优衣库”之称的迅销集团另一大品牌GU公布了最新海外扩张动作,将于3月31日和4月1日在香港尖沙咀和铜锣湾连开两店,正式进军香港市场。
据悉,GU诞生于2006年,主打低价产品,定价约为优衣库产品的60%-70%。GU目前市场主要集中于日本本土,至今在日本已开出340家门店。此前,迅销集团表示未来十年将新开设1000家GU门店,并将以中国市场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6年11月30日,优衣库海外门店总数达到1009家,而这是优衣库开设海外门店的第16年。由此可见,GU的门店开设计划可谓“激进”。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再融资新规出台 服饰企业赢并购重组和多渠机会
2月15日,对《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部分条文进行了修订,2月17日,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2月18日,公布了《中国新闻发言人邓舸就定价等相关事项答记者问》内容。以上内容综称为再融资新规。
再融资新规的出台,会对上市企业目前的再融资方造成多大冲击,对服装企业整个资本运作产生哪些影响,这里做一具体分析。
再融资新规要点
再融资新规的主要内容概括为:
1、限制再融资规模: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
2、抑制再融资频率:上市公司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少于18个月,前次募集资金包括首发、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但对于发行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的,不受此期限限制。
3.、约束再融资定价方式:取消将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作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基准日的规定,明确定价基准日只能为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
4.、提高再融资企业资产状况要求: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除金融类企业外,原则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另外,再融资新规实行“新老划断”原则,已经受理的再融资申请不受影响。在并购重组配套融资方面,适用以上新规的1、3点,即限制再融资规模和约束再融资定价方式,融资频率则不受18个月的间隔限制。
再融资新规对服装企业直接影响不大
再融资新政实行新老划断原则,很明显对服装企业的未来的再融资计划约束力较强。有再融资打算的,会根据再融资新规对融资计划作调整,放慢再融资的进程甚至无法推进(有时间间隔限制)。对于已经公布再融资方,但还未受理的,可能会有影响,具体要根据各企业再融资方而定。而对于已经受理的,则明确不受新政影响,可以按照原方继续推行。
根据的资料,梦洁股份、朗姿股份、罗莱生活、、三夫户外、嘉欣丝绸和歌力思这7家服饰企业的再融资项目不受再融资新规影响(资料还显示美邦服饰的再融资方已受理,但美邦服饰已在2016年12月23日主动终止了再融资方),理论上只要拿到批文,即可以按照原方推行。
大家居产业链延伸 搅动家居业格
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大家居产业链延伸搅动家居业格
近年来,受“一站式服务”、“全屋定制”推广的影响,众多家居品牌大胆开启“大家居”战略模式。木门行业大多涉足全屋定制、板材行业开始涉足地板领域、地板行业开始涉足木门市场,越来越多的家居品牌由原来的单一品类入侵到邻居的领地,布大家居产业,也搅动了家居业格。
整合优势资源 行业联动发展
我国建材行业的发展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无疑息息相关。我国商品房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真正迅猛发展是2000年以后,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带动整个建材家居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而我国家居建材行业的起源和开端,应当是20世纪90年代。在此之前,整个家居相关产业没有形成一定规模,或者说消费者还没有真正形成家居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材各细分行业开始出现真正的品牌化运作。地板行业如圣象等品牌,瓷砖行业如马可波罗,橱柜行业如欧派,开始设立品牌专卖店,并开始建设现代化、规模化的工厂,产品也日益标准化。而衣柜、卫浴、木门等行业等则稍晚一步,到90年代末期才开始品牌化运作。
在2000年至2010年10年期间,围绕房地产行业的下游建材家居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各细分领域都开始出现一批有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品牌并成为行业领导者。2010年至今,受房地产市场疲软、互联网冲击等多重影响,整个家居建材行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提前透支的消费,让很多品牌出现举步维艰甚至倒闭的情况。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很多品牌在单一品种上的优势与其他品牌逐步拉开,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优胜劣汰的现象。由于产品品类单一,无法让渠道取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各个细分行业开始考虑资源整合,利用各自渠道资源优势快速发展关联行业,各行业的领军企业更积极地走在前面,整个行业开始朝着大家居的方向不断前行。
拓宽渠道领域 优化产业结构
从传统产业来看,板材作为装修前端产品,一直占据较重要的地位,依靠板材原有的强势经销渠道、良好的客户引导机会等优势,能够累积广泛的装修资源与信息,打下良好的客户基础。同时,板材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在生产与上均积累了很多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而一些企业发展木门、橱柜等产业都是在之前的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后,近几年开始布大家居产业,欧派、大自然等企业更将公司名称由原来的单一产品冠名进而注册成大家居集团。很多企业最开始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往大家居方向走,导致在企业壮大、品牌影响力到达一定高度后,新涉足的行业名称已被其他企业抢先注册。这种现象在家居建材行业非常普遍,也切实地表明了行业在一定环境下战略眼光的限性。
从地域板块来看,在整个家居建材行业,珠三角一带,尤其是广东一直都处于龙头地位。近10年,江浙、福建等地的家居建材产业快速崛起,加上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给广东的龙头地位带来严峻的挑战,也加快了广东各品牌开始走向产业整合、布大家居的步伐。这也导致家居建材产业的其他行业一些企业受到严重的冲击,两极分化开始凸显。长三角区域家居建材行业在品牌高度以及密集度上要略低于珠三角区域,但是其后发优势已逐渐体现出来。2012年以后,“泛南浔”板块陆续出现整木家居的形式,主要走中高端定制路线。到2015年,“泛南浔”板块规模性企业涉足大家居产业的数量占到了一半以上。由于“整木家居”概念的提出,原有的地板这个传统行业得到新生;但反观这个现象也能发现生产设计环节以及工艺的不顺畅,定制化产品受产能影响较大,无法做大做强,只能做精做细,品牌影响力受限,很难全面开花等问题。
近几年来,各家居建材行业品牌纷纷加入电子商务领域,依靠电商平台成立各自的电商部门,而由于技术、流通、售后、资金等各方面的不足,电子商务在家居建材产业的火热程度有所降温,进入2014年,开始出现互联网家装模式,由于平台资源整合到位,并且得到各参加整合的企业的大力支持配合,利用各家品牌的优势,打通了从厂家到消费者之间的各个环节,尤其是通过其线下加盟商以及各品牌网点的配合解决了落地的执行与服务,这是之前家居建材产业的电子商务始终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市场环境下,各品牌期望借整合更多适合自身企业的新增项目来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及渠道盈利能力,逐渐达成大家居的远大目标。从目前情况看,各企业通过新增项目,让现有渠道在投入最小化的前提下增加了新的盈利点,有效地稳定了现有渠道的生存并为之带来新的发展前景;企业本身的结构也更加优化,使之市场竞争力提升,增加了开发新渠道的筹码,通过新增项目行业从业者的加入,找到了新增项目的渠道,也为传统主打项目的拓展带来了更多的资源;通过多项目整合,以大家居的形象展示,提升企业的自身形象与实力,同时通过项目整合促使企业往更高的平台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建材家居企业开始通过跨界、联盟、产品链延伸向“大家居”靠拢。与此同时,家居企业在消费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盛行的今天,坐等赚钱已成为不可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大家居”趋势下,家居建材业格或将重塑。家居品牌唯有使出浑身解数,方能应对目前的行业发展趋势。
(二)七天无理由退货?家居建材商家真的做到了吗?
“315”日即将火热上线,那么近几年中国在消费上的工作又是如何?近日,记者对于家具、家装、全屋定制、家装主材四个品类的16个品牌进行了服务调查。结果发现,已实施了三年的“7天无理由退换货 ”条款,多数家居建材商家都数阳奉阴违。
“送货到家、上门安装”成服务标配
网购最焦心的无疑是等快递的时候。针对物流发货时间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家居建材的产品发货都比较慢。建材类的最快,一般有3-15个工作日左右,家具类的比较慢,大概需要一月左右;而定制类的更慢,平均是一个半月。定制产品需要测量、设计再生产,所以时间比较长;而家具产品很多没有备货,需要下单后再生产,等待时间基本和线下店面差不多。
家居产品由于体积大、零件多,送装“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个楼梯或螺丝钉”也成为网购最大痛点。然而经过近几年电商物流配送、安装服务的不断升级,“免费配送、上门安装”打通了家居电商的关键节点,成为服务标配。在本次调查中,不少企业均表示安装服务已经是业内普及的服务,贝尔地板更是提出到货后5天内就能预约安装。家装类中,对于产品的落实,四家品牌也全部声称自己拥有独立并经过培训的施工队伍来保证施工的标准化和品质的一致性。
“7天无理由退换货 ”多数阳奉阴违?
2014年新消法开始实施,其中有一条“7天无理由退换货”条款,被很多网购族看成是给了颗“网购后悔药”。如今,新消法实施至今3年,家居行业的执行情况究竟如何呢?在记者的调查中,非定制的家具和家装主材品类的网店页面中基本都标注了“7天无理由退换货”的服务。但与客服的实际交谈中,两家家具品牌以大件商品为由拒绝了退换,家装主材类中一家地板品牌也以“我们地板很少会有质量问题”为由含糊过去。
一对一服务的定制家具无法退还是符合规定的,但对于成品家具来说,退换依然困难的原因就在于很多有不成文的规定:例如退货产品不能影响二次,而家居建材类产品属于体验消费,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其实很难发现问题;其次,床、沙发等大件物品由于移动困难,消费者购买时品牌基本上都提供了免费到家安装的服务。但如果需要退换,消费者不仅要自己担负运费还要自己拆成零件,打包配送。对手残党们来说,一个不小心说不定就影响到二次了。
业务能力、服务态度参差不一
对于网购来说,客服对顾客咨询的态度和专业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和购买欲望。在记者的调查中,客服对于产品介绍的详细与否也是影响分数的重要一项。在针对产品材质、售后质保等问题的咨询中,我们发现九牧和东鹏瓷砖的客服对顾客常见问题都有分类,只要回复1、2、3、4等数字就会弹出产品、售后等的相关政策,清晰详细,得了满分好评。而当记者询问线验店时,林氏木业的客服热情推荐了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实体店地址、和时间,极大提高了品牌的好感度。
而在全屋定制和家装的调查中,客服关于产品价位、施工工人和质保等基础问题可以解决,但更进一步的咨询往往需要先留下方式,到店洽谈。尤其是在家装品牌,甚至连网页上很多产品介绍也只是装修效果图,详细信息也只能和设计师才能交流出来,消费者能在客服和网页提前得的信息是非常少的。由此看出,家装电商更多是为了给线下引流。据阿里方面的数据表明,家装行业将超越女装成为电商第一大类目,但工具式的渠道利用能否带来如此之大的体量仍需行业的深度思考。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如何才能破解智能家居“外热内冷”的尴尬?
前瞻产业研究日前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605.7亿元,同比增长率50.15%。预计未来几年内智能家居将迎来爆发,到2018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1396亿元。在2020年前,中国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突飞猛进,智能家居在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尽管前景向好,但叫好不叫座的面一时难解,破题关键在于回归用户本质,深耕产品和服务。
胡晓红:智能家居遭遇外热内冷尴尬
智能家居在国内市场屡屡碰壁,陷入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境地。据市场研究公司Statista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以97.125亿美元成为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容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则为5.2亿美元,位列第四;从智能家居普及率的增长情况来看,美国以5.8%位居第一,而这一数据在中国仅为0.1%,差距之大令人震惊。尽管全球范围内,智能家居场景仍属于孵化阶段,未被广泛应用,但相较于国内而言,智能家居在部分发达国家更受欢迎,是不争事实。
作为中国舒智家居“爱诺爱家”品牌创始人,胡晓红对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理解具有极好的参考性。胡小红,中国智能家居行业专家,致力于倡导引领高端人士的舒智生活方式。爱诺爱家在提供舒智生活体验的同时,提供休闲生活体验,将两种生活追求在门店和家庭中得到极致融合、快乐体验。
胡晓红表示,造成智能家居“外热内冷”的原因,一方面由于目前智能家居生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场景碎片化、兼容差和操作复杂等硬伤仍未完全解决,消费者难以深切体会到智能家居的智慧与便捷,对智能家居的“高冷”印象有待改观;另一方面,智能家居领域缺乏配套法规和统一标准,行业内鱼龙混杂,产品良莠不齐,消费者普遍体验不佳,口碑难以提升,自然难以带动消费者的买单之举。此外,产品价格和消费习惯也是阻碍智能家居普及的主要因素。
巨头企业纷纷进入智能家居“战场”
尽管如此,国内智能家居市场仍被十分看好,这从相关厂商的拥抱态度和金融机构的投资热情中都能略窥一二。首先,我国整体经济形势稳中有进,中产阶级崛起,消费不断升级;其次,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逐步深入,这两大因素使得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具备了迅速爆发的潜力。
BAT牵头在前,小米、魅族紧随其后,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等家电大咖相继入,广电、电信、移动等运营商也意欲分粥。上个月,国内实力房企融创150.41亿投资乐视成为热议话题,有观点指或为其智能家居战略铺路。本月,百度全资智能家居控制和硬件初创公司渡鸦科技,进一步谋人工智能商业化。市场总体呈现既专攻又互补、既竞争又合作的混战格。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智能功能的完善,移动终端与家居设备的互联更加紧密,而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不仅提升了家居智能化程度,也让产品更加迎合用户实际需求。国内已具备较好的智能家居发展条件,将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使用智能家居,而智能家居也将为用户生活带来质上的改变。
当消费升级,中国的玩具应以何种姿态面对成年人?
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跟踪分析
(一)当消费升级,中国的玩具应以何种姿态面对成年人?
尽管《乐高蝙蝠侠》大电影在国内票房折戟,但是就全球范围来讲,乐高从几年前开始涉足影视行业,通过多部影视作品提升实体玩具销量,再次证明将影视化赋予玩具故事化这一路径对玩具公司而言是绝对正确的。
虽然第一个这样做的并不是乐高,但它却是最近几年来做得最出色的玩具品牌之一。把玩具卖给成年人,影视化或许是一条必要途径,然而只做到影视化却是远远不够。根据时代的变化、用户的成长进行玩具深化设计,则是对玩具公司更高的要求。
影视公司和玩具公司合二为一,赋予玩具故事化
提到影视作品带红玩具产业的著名例子,就不能不说《星球大战》。在2016年《星球大战7》上映之前,星战系列的周边产品累计收益已经超过了270亿美元,而电影票房仅占总收益的1/3。得星战周边玩具产品授权的公司,不仅包括主打中低端的星战最大玩具品牌孩之宝,走中高端路线的SIDESHOW、万代、寿屋,还包括1999年才得授权的乐高。而就在几年内,乐高《星球大战》积木的销量,已经接近乐高几十年来积木总销量的1/6。
不过,跟随影视公司的影片计划制定玩具计划,显然不如做自有玩具IP的电影更有保障。于是,乐高绑定了华纳拍乐高大电影系列,孩之宝绑定了派拉蒙拍《变形金刚》,美泰和索尼合作的芭比真人电影正在拍摄。由专业的编剧为这些玩具写一个好故事,配以好莱坞一线电影公司的工业化电影,我们才能看到史上最搞笑的小丑和颠覆传统的蝙蝠侠,写实风格的汽车人在荧幕上也震撼到多年前曾守在电视前看动画片的小朋友们。
二 、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玩具行业或将成为热门行业?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二孩”的正式实施的同时,80、90后婚育高峰期也来临,玩具市场消费潜力将持续释放。根据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玩具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预测,2018 年我国玩具市场零售额规模将达到136.57 亿美元,2013—2018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电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大,玩具业也在经历着从产品研发、市场营销、渠道到终端消费的转型升级,玩具行业或将成为热门行业。想加盟玩具行业,但是苦于不知从哪里下手?不要紧,北京智慧盒子玩具将是你发家致富的一个平台。
北京智慧盒子打造专属微信平台,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强力吸粉,实现粉丝裂变,创造巨大品牌价值。还与强势媒体合作,360度广告覆盖,提升品牌知名度,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智慧盒子推出 O O实体店铺网店微店的平台战略,开一店有三店,以实体店铺为主体,每个门店店主都是网店和微店的拥有者,也是在线网店和微店的外送商与售后服务商,由总部提供网店、微店的技术与在线推广工作,门店店主通过服务好客户扩大店铺的粉丝群,通过在线线下店的运营,最大化熟人圈,增加店主的收益。
更多行情,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微信菜单“橙e有料。
[db: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