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角度,如何赏析《我的滑板鞋》歌词?(我的滑板鞋歌词)
从文学角度,如何赏析《我的滑板鞋》歌词?(我的滑板鞋歌词),下面是本站小编对“从文学角度,如何赏析《我的滑板鞋》歌词?(我的滑板鞋歌词)”的见解,从多个角度详细、透彻讲解,希望能够给大家做参考或指导作用,欢迎留言交流!本站免费分享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哦!
网络娱乐的全民狂欢,庸俗的东西被捧上神坛。这问题跟‘从美学角度解析凤姐的五官’一样无意义。
你可以赞美它是兽派原生民谣诗歌、西部节奏后现代信天游,你也可以吹捧它是一首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诗、真正属于人民和青春的歌曲。这些都没有问题。但你要明白,说这些话的人都没当真,这只是一场娱乐别人也在娱乐自己的全民狂欢。
去掉分行,再加点标点符号,改名《一个以为自己很洋气的城乡结合部少年日记》,就看懂了:
例:
星期天,我再次寻找,依然没有发现,一个月后我去了第二个城市,这里的人们称它为魅力之都,时间过的很快,夜幕就要降临。我想我必须要离开,当我正要走时,我看到了一家专卖店。
那就是我要的滑板鞋!我的滑板鞋时尚!时尚!最时尚!
不要我改完全篇了吧……
有人表示看不懂,它的形式完全是散文,没有让自己看上去“像”歌词的尝试(但歌词应该是什么形式我也不清楚,我选过一个香港歌词作者的课,但那个学期抑郁症发没去上),我觉得这样比《小苹果》、《最炫民族风》这种刻意写得像歌词的还强些……
个人认为的两个可以称之为文学的“标准”:
1.有价值,有担当,有思考
2.语言过关
这个东西称不上文学。
当然,我说的是地球文学。
非要让我标出我是在反讽你们才能看得懂是不,说我阅读理解水平高,高泥煤啊,我明明只是在扯淡啊亲。o(╯□╰)o
以下为原答案
嗯,这个题目我大概有两个答案,一个是题主想听的,一个是我想说的。
先来题主想听的:
有些事我都已忘记
但我现在还记得
仅看这个开头,起承转合,不露痕迹,已然神作。在本人专注听歌二十年的基础上,这首歌歌词不管从思想性与文学性上来讲,都可谓独占鳌头。主角开始忘记一些事情,又记得一些事情,这就涉及到记忆类作品的虚构与真实。先锋派作家马原认为,大多数人会出于内心需求,会对记忆进行加工。主人公正是利用这一文学特质,横切入题,一唱三叹,发人深省。
在一个晚上我的母亲问我
今天怎么不开心
记叙文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时间:晚上。人物:我与母亲。唯独少了地点,这里面有什么深意呢?
以萨特、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作者刻意隐瞒地点,是对这冰冷世界的血泪控诉,既然已无立锥之地,干脆不要这地点,这比起曹雪芹《红楼梦》的隐瞒朝代,显示出更大的立意与格局!
然后主角话锋一转,说到了他的烦恼。美国犹太裔作家梅勒曾经说过,写作最好的训练方式就是一个不愉快的童年。本段通过主人公母亲的诘问,揭示了情节矛盾,强化了戏剧冲突,为后文描写“滑板鞋”这一重要线索打下伏笔。
我说在我的想象中有一双滑板鞋
与众不同最时尚跳舞肯定棒
整个城市找遍所有的街都没有
果然,该出现的终究会出现。
我们通过文学理论里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可以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把文学艺术纳入到他们的整个社会结构理论中,明确指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滑板鞋就是这样一个社会经济基础,作者通过对艺术形象精准的掌握,把它转换成上层建筑中的一种不可触碰的意识形态,手笔通神。
但是我们马上知道,主角找遍所有街道都没有找到。这不恰恰象征着理想的破碎,诗人的灭亡?
我们不禁要带着巨大的好奇去探究,他要找的究竟是一双什么样的鞋子呢?
是
贾导都这么说,肯定没错啦。
毛姆也认为,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文学,通过各种途径让我们感同身受,《我的滑板鞋》做到啦!
星期天我再次寻找依然没有发现
一个月后我去了第二个城市
这里的人们称它为魅力之都
时间过的很快夜幕就要降临
“星期天”、“一个月”、“夜幕降临”等词汇,暗示岁月的流逝。“城市”、“魅力之都”代指空间的转移。从时间到空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人世间最大的无奈莫过如此。画龙点睛,又是神来之笔。这是作者灵感的源泉,是他的“兴会”所在。
“兴会”作为我国古代文艺锤炼出来的审美范畴,指艺术直觉中的灵感,自《宋书·谢灵运传论》开始用于文学批评。
我想我必须要离开
当我正要走时我看到了一家专卖店
那就是我要的滑板鞋
我的滑板鞋时尚时尚最时尚
王国维第三境界,蓦然回首,那鞋却在灯火阑珊处。本段错落有致,长短句交融,读起来极富神韵。根据“三短一长选最长”之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第二句正是本段核心所在。从这一句开始,主角命运骤然转折,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那就是我要的滑板鞋,直抒胸臆,青春无悔。
回家的路上我情不自禁
摩擦 摩擦
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
回家,有了滑板鞋就可以回家,这个家是现实意义上的家吗?抑或直指宇宙虚无本质。三句话,三个摩擦,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是谐谑之言还是惊天密谋?无论如何,我们不禁又拜倒在作者的才思之下。
月光下我看到自己的身影
有时很远有时很近
感到一种力量驱使我的脚步
有了滑板鞋天黑都不怕
一步两步一步两步
一步一步似爪牙
似魔鬼的步伐
摩擦 摩擦
我给自己打着节拍
主角完全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这就需要延伸到西方文艺理论中尼采的“酒神精神”。惊骇狂热的情绪放纵力量,带着主角摩擦舞动,朦胧中挥洒激情,逍遥中放逐自我,恰与尼采精神遥遥暗合。说到这里,我甚至怀疑这首歌歌词已几非人力可为,需借鬼斧神工。
这是我生命中美好的时刻
我要完成我最喜欢的舞蹈
在这美丽的月光下在这美丽的街道上
我告诉自己这是真的这不是梦
一步两步一步两步
一步一步似爪牙
似魔鬼的步伐
摩擦 摩擦.……
美丽的月光美丽的街道,衬托残酷的现实。在荒诞中达到意义的解构,是卡夫卡的惯用手法。由一步两步,联想到魔鬼的步伐,是意识流写作的典型表现,主角在追忆似水年华,把一切残酷与完美,在思维斗争中推向顶峰。
一步两步,一步两步。
摩擦,摩擦。
摩擦乃生命之源。人类用摩擦繁衍后代,艺术因摩擦而永恒。这一刻起,《我的滑板鞋》将会被载入史册。
我建议联合国考虑设立一个“滑板鞋文学奖”,与诺奖并存,以纪念该旷古绝今之伟大文学盛事。
————————————————————————————————————————
好了,说完了你想听的,再说一下我真正想说的。
《我的滑板鞋》并非大众想象中那样高端,不要什么事都扯“文学角度”上去。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那么注意,它是一门学科,和电子信息工程或挖掘机专业一样,都是需要专门去学的。如果专业知识相对困乏,就不要总是张口文学闭口文学的啦,挺萌的。
你看我虽然经常不要脸的以文史标榜,其实也是个半吊子。
《我的滑板鞋》总体说我没觉得有多好,应该也没到需要单独拿出来讨论其文学性的高度。有些人听哭了,我也可以理解,听歌哭又不犯法,只是你应该真正get到它的点,而不是被先入为主的大众情绪绑架。
还有过度解读这个问题,我不讨厌过度解读,几乎所有作品都会被过度解读。我讨厌的是明显不合情理还觉得自己自成一派的过度解读,忒不要脸。
Let's rap:hey yo~boy and girl, man and woman,listen!凌晨我失眠症犯,刷刷知乎看看,在知乎到处转转。转到这问题里面,有了重大发现:“这问题似乎是我的land,下面有好多我的fan。”我忽然心有所感,我立刻做出判断,要写篇好看长答案!yo~yo~yo~
恩,我在知乎的回答风格是,小问题,会牵扯出很多东西(夹带大量私货,偏题偏得严重,犹如如尿尿分叉)。希望各位看了我的回答有一种“哇!赚了!吃个肯德基套餐竟然获得了额外的奖品,没错!就是EXO卡片及玩偶……咦?EXO是什么玩意儿?”的感觉。
首先,我们要确定,《我的滑板鞋》是什么?显然是一首流行的歌。《我的滑板鞋》的文本是什么? 废话,显然是一首流行的歌曲的歌词。那么,我们来谈及《我的滑板鞋》时,就应该围绕着这两点讲。
我们先来讨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流行歌的传播与其歌词的好坏是怎么样的关系?
这个关系很复杂,但我们绝不能得出歌词越好所以这首歌越流行的结论。
实际上,经过我最近的探索(因为在研究词——这里的词是宋词的词——的文体的本质,想到一些东西,就去剖析了一些歌词),得出一个有悖于常人常识的结论。流行歌的传播,与歌词的好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歌词形同虚设(但必须有)。有没有明确有意义的歌词,听众听不听得懂歌词,都是无所谓的。
这听来似乎是骇人听闻的,但我们回想一下,我们听见一首不错的流行歌,我们通常用什么词汇描述?
好听!
没错,我们对歌的第一印象以及评价是好听或不好听。而好听,这才是流行歌传播的第一要素。不好听的歌,再怎么炒作宣传,也是烂泥巴扶不上墙。
当然,好听是需要定义的。通常的好听,无非是旋律好、节奏好、唱得好(即人声),三者都达到了的流行歌,一般都火了。但还有另一种好听——新鲜、猎奇。
但这种新鲜、猎奇,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能,给人类的感官以适当的刺激,而不是过度的刺激。过度刺激难免会让人感到恶心,不是正常人能接受的,或许只能在小范围传播。
这种新鲜的味道,只要戳到了当今浮躁且无聊的人群们的G点,自然可以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巨大的热量。显然,《我的滑板鞋》就是这样的一首歌曲。作为一首猎奇的歌,他无疑戳中了人们“好玩”的G点。
在一些地方,恰到好处的朦胧的带有性暗示的反复念叨的”摩擦摩擦“,更是让人快感十足。实际上别扯那些有的没的,说什么孤独感之类的,人们从这首歌的歌词里获得的最大的快感真真正正是来自于那暧昧的”摩擦摩擦“。庞麦郎的宣传团队买下百度搜索的搜索条目,摩擦就是第一重要的关键词。
摩擦摩擦真是来得妙,真是符合了网络文化的需求——立牌坊当婊子,打破常规法则的快感。
恩,夹叙夹议。我们说回歌词与流行歌的关系吧。
在正常人的思维中,好的歌,必然旋律好、节奏好、唱得好,歌词也好。是趋于完美的。但真的如此么?
我们要知道好的歌,跟流行的歌并不一定是等同的。他们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分开的。然后,再次重申,流行的歌,真不一定需要好的歌词,甚至歌词只是个摆设(但是是必要的摆设,不然就成了纯音乐)。换个角度理解,听众根本不怎么在乎歌词中所表达的意义。
我们从极端的例子举起,然后一步一步来证明,一步一步来得出结论:
类型一:
《忐忑》 演唱者:龚琳娜
这首歌的歌词是没有意义的,然而被誉为神曲,红极一时。这也属于猎奇范畴。然而,我们还是可以肯定,龚琳娜的唱功是很厉害的。
《忐忑》的歌词——一堆谁也听不懂的无意义的却极富技巧性的发音——充分证明了一个结论:听众在听时,觉得这首歌好听,觉得听起来畅快,与歌词本身是否具有明确的意义,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当年VITAS红极一时的高音也是如此。戳中感官的G点,达到性高潮就OK。这是一种只讲性、不讲爱的歌;只谈肉欲、不谈魂灵的歌。
类型二:
《My heart will go on》演唱者:Celine Dion 、《Love the way you lie》演唱者:Eminem/Rihanna
这个类型的歌,与《忐忑》的不同点为,这些歌的歌词都有明确的意义。与《忐忑》的相同点是大多数听众们听不懂在唱什么。以听众的角度看,这两首歌的不同处在于:《忐忑》,听众知道它的歌词没意义,或者VITAS的那些高音没有具体的意义,但听众就爱听,本来就没意义的东西,不存在听不听得懂的问题。类型二的两首,听众是知道有意义的,但听众是真的听不懂,他们却依然爱听。这两首歌,在中国大面积流行过,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也就是说,被大多数听众认同,哪怕他们听不懂。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听不懂却爱听呢?是因为听众帮整首歌赋予了意义。
类型二我举的两个例子中,前者更为出名,我们就拿前者开刀。
《泰坦尼克号》流行时,我还小。但当时的火爆程度是可以想像的,相当一部分人都有泰坦尼克号情节。随之流行的音乐也风靡中国。那时的中国,英文并不能怎么普遍,而很多现在大叔大妈级的根本不懂英文的听众都爱听这首歌。
只因为他们在听这首歌时,开始脑补影片的情节,他们脑补——啊,这里的节奏,多么哀婉,那么席琳迪翁肯定在唱着哀婉的歌词,大概是杰克和肉丝要分别了;啊,这里多么悲怆,席琳迪翁大概唱着杰克沉入了海底;啊!这就是悲哀又伟大的爱情。
一幅幅画面,在听众的脑海里不停的划过。有的人甚至开始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命运开始脑补。
结论:类型二的歌,歌词都有意义,但听众是听不懂的。他们之所以爱听,有可能原因跟类型一一样,也有很大可能是因为他们帮整首歌赋予了意义的同时也赋予了歌词的意义。
实际上,他们什么也听不懂。
类型三:《卷珠帘》、《平凡之路》、《模特》、《泡沫》
各贴一段歌词:
先是《卷珠帘》
镌刻好 每道眉间心上
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都泛黄
夜静谧 窗纱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梦中徘徊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恋 梨花泪
静画红妆等谁归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啊 胭脂香味
卷珠帘 是为谁
啊 不见高轩
《平凡之路》
徘徊着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吗 via via
易碎的 骄傲着
那也曾是我的模样
沸腾着的 不安着的
你要去哪 via via
谜一样的 沉默着的
故事你真的在听吗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模特》
穿华丽的服装 为原始的渴望而站着
用完美的表情 为脆弱的城市而撑着
我冷漠的接受 你焦急的等待也困着
像无数生存在橱窗里的模特
除了灯以外 我还能看见什么 除了光以外 我还能要求什么
除了你以外 还能倚赖哪一个
在千里以外 在呼喊的是什么 在百年以后 想回忆的是什么
在离开以前 能否再见那一刻
记得 你的眼睛将会亮着 我的手臂将会挥着
谁说世界早已没有选择
趁着我会喜怒你会哀乐 唱几分钟情歌
没什么 至少证明我们还活着
《泡沫》
阳光下的泡沫 是彩色的
就像被骗的我 是幸福的
追究什么对错 你的谎言
基于你还爱我
美丽的泡沫 虽然一刹花火
你所有承诺 虽然都太脆弱
但爱像泡沫 如果能够看破
有什么难过
早该知道泡沫 一触就破
就像已伤的心 不胜折磨
也不是谁的错 谎言再多
基于你还爱我
美丽的泡沫 虽然一刹花火
你所有承诺 虽然都太脆弱
爱本是泡沫 如果能够看破 有什么难过
再美的花朵 盛开过就凋落
再亮眼的星 一闪过就坠落
爱本是泡沫 如果能够看破 有什么难过
为什么难过 有什么难过 为什么难过
全都是泡沫 只一刹的花火
你所有承诺 全部都太脆弱
而你的轮廓 怪我没有看破 才如此难过
相爱的把握 要如何再搜索
相拥著寂寞 难道就不寂寞
爱本是泡沫 怪我没有看破 才如此难过
在雨下的泡沫 一触就破
当初炽热的心 早已沉没
说什么你爱我 如果骗我……
粗略的做一个比较,这四首歌的歌词的递进关系是——越来越合理,然而都有瑕疵。(其实我个人认为它们半斤八两)
首先是《卷珠帘》,我曾经的答案批过,通篇错误,用词错误,语法错误,没有逻辑。流行歌歌词重要的叙事性以及抒情性都差到没边了。这里就不多言了,可以去这里看看:
为什么那么多被译成文言文的歌词得到无数好评? - 贺金缕的回答,看这个问题下其他人回答也行。
而《平凡之路》逻辑性也很差,但好歹句子还够通顺了,叙事性也有,意思在某几个点也是通顺的。看得出韩寒和朴树写歌词想把歌词写得意义深刻,但两人毕竟水平放在那儿,且都不是最最专业的词作者,更重要的是,他们似乎是要把《平凡之路》的歌词赋予极高的文学性,向新诗靠拢了。结果控制力不足,揽不了这个瓷器活。搞得这首歌歌词看起来高端得不得了,其实就跟打哑谜似的,没多大意义。
《模特》就比《平凡之路》好点了,更容易看懂,有线索,有主题。
但很多地方有语法错误,很多用词也过于随便。
如“我冷漠的接受 你焦急的等待也困着",这是什么玩意儿?语法错误,意思不明。
”在千里以外 在呼喊的是什么 在百年以后 想回忆的是什么“。百年……死都死了,还回什么啊。难道词作者不知道百年的一个意义就是”死亡“么?所以这个词用得不好。日本人在用4的时候还要尽量避免し(shi)这个发音呢,因为跟死同音。
诸如此类缺点,不一一说明。
《泡沫》的结构很完整,几乎没啥严重语法错误以及逻辑错误,抒情性也不错,关键是重点十分突出,结构合理。
但依然有一定的瑕疵即逻辑错误,如”再亮眼的星一闪过就坠落“。按照常理,这句话的意思自然是不对的,违背生活常识。
第二个”基于你还爱我“并没有什么意义,纯粹凑上去的。”相爱的把握,要如何再搜索“也不明不白。
那为什么这三首歌会火呢?
原因也很简单:还是人们脑补了。人们在听这些歌的时候,脑补出了种种情景,而自动忽略了不合理处,或者为不合理处圆谎。人们听这类歌的目的是从歌词中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作为消遣,或者排解情绪,绝非审美。
他们听到”易碎的、骄傲着“,虽然貌似不明不白,但结合现实中的经历以及一些想象,便把不明不白变成了自以为是的明明白白。他们把自己现实中具体的事件或诉求稍微与歌词搭边的便贴合上去,促成了所谓的美丽感人的共鸣。
《模特》中的”你焦急的等待也困着“,听众自然而然的忽略掉,脑补进属于自己的一些画面。
加上好听的旋律、合适的节奏、歌手还不错的唱功,以及歌词中那些能听懂的,更能直指人心的”彩句“,那么歌曲的流行也是必然的。
总结论:结合三种类型,我们得出一个总结论。
歌,及歌词与音乐、人声的结合体,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于一种催情剂的功能。
无论是类型一的歌对听众感官另类的刺激,还是类型二,类型三的歌,使失恋的人得到慰藉,使无聊的人混过时间,使失落的人暂时得到力量。或结合自己经历,把歌中主角想象成自己;或满足情怀,找到一些现实中越来越少的莫名的感动。流行歌的功能大抵上就是一种催情剂。
所以流行歌往往一段时间就不流行了。因为催情剂的效用是有时效的。对最大的消费群体(很可惜,这个群体的文学素养普遍不高)催情才是目的,引起共鸣才是目的。文学技巧以及能引起人深入思考的深刻内容,并不是那么重要。终究流行文学与审美和极高的文学性是难以融合的。
拿青椒肉丝举例子:
我们听流行歌,就像在吃青椒肉丝。假设我们根本不能确定青椒肉丝好不好吃,但我们都能确定我们爱吃肉。
那么我们在听流行歌时,都是捡肉丝吃,青椒自然是理也不理。但只要肉丝的味道做的好,我们吃完后也会咂咂嘴,夸一声:”好吃。“好吃貌似针对的是青椒肉丝,其实只是肉丝罢了,并非是青椒肉丝。就像我们说一首歌好听,歌词好,往往只是针对的那部分与我们共鸣的,不共鸣的自动忽略了,或者圆谎了。
审美就不同,审美就是青椒肉丝里的青椒你爱不爱吃,都得吃。
于是,当我们不再只是吃肉丝,开始吃青椒肉丝时,我们会很不愉快的发现,这道菜也许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吃。或许有的人吃到青椒就会呕吐(比如我)。
同理,庞麦郎的这首歌也是。
老实说,这首歌的歌词,通篇叙事性还算有,逻辑也很规整。我发现RAP类歌词的叙事性是相当强的。比如”似爪牙“之类的乱用词,还有从”时间过得很快夜幕就要降临“到”我想我就要离开“以及”我想我就要离开“与下面歌词意思上的链接是缺乏逻辑性的,这就是作者功力不足的体现。
但不得不说,整首歌从叙事性来说,逻辑性来讲,在我看来,是高于霍尊的《卷珠帘》,丝毫不为过。
但,真正从文学以及审美角度来说,无论是《卷珠帘》,还是《我的滑板鞋》,甚至林夕、方文山、黄霑的歌词,绝大多数都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毕竟流行歌词的定位在这里。
我们应该嘲笑么?却是真的不应该。实际上《我的滑板鞋》的歌词,在当今流行乐的歌词中,我觉得是中上水准,丝毫不为过。
理由是当今缺乏逻辑性、叙事紊乱、满篇语法等错误乱飞的歌词太多太多。但要是有人拿它跟优秀的新诗、古典诗词来比较,还想争个高下,那说不得真得扇他两耳光了。
至于内容,什么极其强烈的孤独感之类的,老实说,听着”摩擦摩擦“,说是感受到了高潮的快感,那就是脑者见脑,洞者见洞了。
处于中二状态或发情期的人类看见一只毛毛虫都会大喊viva la vida;看见一片树叶都会感叹生如夏花、死如秋叶;喝一杯水都会觉得是在净化灵魂;看见母鸡都觉得是双眼皮,满大街都是撸管意淫的对象。何况是还算有点意思的歌词。
而这类歌词,我之所以不再嘲笑,是因为我觉得,这类歌词有存在的价值。从广义上讲,这类歌词,我认为的确算是文学的一种,但属于低端的文学。但其存在价值丝毫不能抹杀和否认。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文学上以及审美上的高要求,更不是每个人的文学素养以及审美能力都勉强过关了,流行歌的存在意义就是给没有这些高要求的人,或者无聊、闲暇的人消费的商品。
我不爱吃辣条,但总有人吃辣条,总有人爱吃辣条,有的人只吃得起辣条;辣条便宜,味道并没差到底,所以很多人消费力低的小孩子们爱够买。
我
誓死捍卫公民吃辣条的权利!
从3点写到6点53,要猝死的感觉。兄弟们我百年了。拜拜。
其他拓展知识
*:我的滑板鞋歌词 演唱:约瑟翰&庞麦郎 词曲:约瑟翰&庞麦郎 有些事我都已忘记 但我现在还记得 在一个晚上我的母亲问我 今天怎么不开心 我说在我的想象中有一双滑板鞋 与众不同最...
*:《我的滑板鞋》就写于这个时期,歌词中“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灵感来自杰克逊的太...
*:[01:21.44]我的滑板鞋时尚时尚最时尚[01:24.02]回家的路上我情不自禁[01:26.60]摩擦 摩擦[01:28.10]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01:32.39]月光下我看到自己的身影有时很远有时很近[01...
*:我的滑板鞋歌词 歌手: 约瑟翰 庞麦郎 词曲:约瑟翰 庞麦郎 有些事我都已忘记 但我现在还记得 在一个晚上我的母亲问我 今天怎么不开心 我说在我的想象中有一双...
*:在一个晚上我的母亲问我 My mother asked me one night 今天怎么不开心 Why are you unhappy today 我说在我的想象中有一双滑板鞋 I said that there is a pair of skates in my im...
*:我的滑板鞋歌词 这首歌已经在微博上火出一片天了,歌手叫庞麦郎。这位名不见经传的90后神秘旧金属说唱歌手,长相平民,口音街头,唱着有一天他买到了梦寐以求的滑板鞋的快乐心情,表达了...
*:那就是我要的滑板鞋 那就是我要的滑板鞋 我的滑板鞋时尚时尚最时尚 回家的路上我情不自禁 摩擦 摩擦 摩 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 摩擦 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 一步两...
*:点击此处下载庞麦郎 《我的滑板鞋》LRC歌词文件我的滑板鞋歌手 约瑟翰 庞麦郎词曲 约瑟翰 庞麦郎有些事我都已忘记但我现在还记得在一个晚上我的母亲问我今天怎么不开心我说在...